1、个人认为是徐庶,不仅善终,后代也没有卷入魏国后期以及西晋的政治斗争中,早早地从乱世中脱身,算得上是最幸运的人。
2、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刘备投奔荆州刘表,屯驻新野时,徐庶这位谋士前往投奔,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。
3、不过,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,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,进入曹营。
4、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“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”等歇后语,被广为流传。
5、对于徐庶这位谋士来说,因为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描绘,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。
6、但是,就真实历史上的徐庶,和演义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。
7、那麽,问题来了,徐庶离开刘备,归降曹操后,最终的结局是什么?
8、首先,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徐庶(生卒年不详),字元直。
9、颍川郡长社县(今河南许昌长葛东)人。
10、对于徐庶来说,家乡属于后来曹操的势力范围内,就曹操来说,挟天子以令诸侯后,选择将东汉朝廷定都许昌。
11、公元192年,徐庶为了避乱,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。
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哪个人物1、在三国时期,曹操的阵营中曾经有过三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。
2、他们分别是荀彧、关羽和徐庶。
3、他们对曹操的态度也不尽相同,是一死、一走和一留。
4、这跟他们的出身、处境有关,所以各自采取的行动方式也不一样。
“身在曹营1、是关羽三国演义中没有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这句话,而且此语也并非指徐庶,而是说关羽。
2、关羽与刘备失散后,不得已降了曹操。
3、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,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,封侯赐爵。
4、但关羽不为所动,最后挂印封金,不辞而别,过五关斩六将,与刘备、张飞相聚。
5、因而后人称关羽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。
6、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,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。
7、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,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,心却向往另一方。
8、徐庶是《三国演义》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,曾做过刘备的军师。
9、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,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而回家与母亲相聚。
10、临行前,徐庶曾向刘备表示:“纵使曹操相逼,庶亦终身不设一谋。
11、”后来便有了一句歇后语“徐庶进曹营———一言不发”,表示始终保持沉默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