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子夫活了多少岁

时间:2024-02-14 04:27:52编辑:小体

关注我,带你遇见未知的自己

作者丨妙黛

出品丨张德芬空间

淡出娱乐圈很久的张檬,最近在《我就是演员》的舞台上,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。

表演完毕后,她首次回应自己整容的问题——我活到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,就是去整容。

三年前的张檬正是事业的高峰期,一部部大火电视剧的播出,她清纯可人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
最巅峰的时候,就是出演新版《天龙八部》的神仙姐姐王语嫣,这部剧中备受瞩目的女性角色之一,可见张檬彼时的咖位。

成也王语嫣,败也王语嫣。

也正是因为这部剧,她遭受了网络暴力,很多网友说她“丑”,根本配不上“神仙姐姐”的角色,让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。

更重要的是,那时候她的男朋友也说她丑,一句“为爱整容”断送了她整个演艺生涯。

没整容之前的张檬到底有多美?

《美人心计》中卫子夫只有一个镜头,就被称为“最美卫子夫”。

《美人无泪》中清纯动人的海兰珠,一颦一笑都动人心弦。

可这些都没有被她看到,那些否定的声音,仿佛分外刺耳,一句一句钻进她心里。

容貌这件事之所以会让一个女性焦虑,并不在于她听到的称赞有多少,而在于她听到的否定有多少。

把皮囊等同于自我,皮囊被否定,自我也就陷入了怀疑。
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,明明长得很好看,却还是不自信,一直怀疑自己。

01

“吃过丑的亏,我只想变美”

其实,容貌焦虑不只存在于娱乐圈,它渗透在千千万万普通女孩的生活中。

有一项调查显示,18-35岁的女性,每天平均照镜子的时间为45分钟,只有1%的女性对自己的外貌非常满意,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女性分别占比55%和14%。

其实爱美是人的天性,但如果我们只能因为外在好看,才能被肯定,恐怕就变味儿了。

有数据显示,每年8月都是“学生整容季”,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有整容意向。

觉得自己不够漂亮,希望用美让自己的路更好走一些,似乎成为了默认的社会潜规则。

但女性变美之后,人生真的可以变得“容易”一些吗?

诚实的回答的话——是的,社会的确更加接纳美一点的女性。

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,第一张名片往往是我们的形象气质,然后才是有趣的灵魂与丰富的内在。

心理学上的“首因效应”指的就是:人第一次与某人或者某物接触时,会留下深刻的印象,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,第一印象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
很多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,都吃过“不美”的苦,她们的第一张名片不够吸引人,也就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认识真正的她。

她们的同学或者亲友那些不友好甚至是嘲笑的声音,都会成为她们否定自己的理由。

因为负面的否定一定比正面的赞美更令人印象深刻,慢慢地,这些否定、偏见和质疑的声音,就会被她们内化成对自己的否定。

独白剧《魔镜》讲得就是一名“长得不好看”的女孩自述,她少年的时候,一直被班上的同学嘲笑瘦得像麻杆还有丑,就连她最喜欢的班长,都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。

长得不好看,是她一直以来的阴影。

长大以后,她不敢“真面目”见人,怕不被喜欢、不被肯定,于是她就用化妆来让自己变美,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化妆,才敢面对“变好看了”的自己。

大家发现了吗?

其实,一个人因为容貌焦虑、自卑的原因,更多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因为偏见受过的伤害,无法面对那个虽然受伤却无能为力的自己。

于是,别人的伤害、讽刺的话,就像无刃的箭,被全部内化成对自己的攻击。

02

“我也许会因为变美而被爱”

对于深陷外貌焦虑的女性来说,美更像是一种执念,她们会觉得自己不美,是自身很多悲剧的来源。

她们被偏见所伤害,每一句评价的话语,都会不由自主地钻入她心里:“原来那些人说得很对,自己就是那么丑,就是那么不堪。

然后她们就已经陷在了这种模式里,没有尽头地循环。她们在心里给自己竖起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尺,她们拼尽全力想要到达,却永远也到达不了。

使得她们不能到达的,不是她们不够美,而是内心的空洞填不满。

即使通过各种手段变美之后,她们又会不可控地面对新的否定,然后重新陷入自我怀疑。

就像郑爽被称为“谈一次恋爱整一次容”,根植于她内心的早已不是对自己外貌的客观评价,而是深深的自卑与不确定性。

她们不知道的是,正如人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,自然也不会因为变美而获得真正的爱。

即使是短暂的关注,也不是发自内心的爱。

看过一个故事,一个女孩从小被叫胖丫头,还因为胖而遭受过校园暴力,外貌令她极度自卑。

上了大学后,她发现身边的女孩都是高瘦美,于是她踏上了疯狂减肥之路:一日三餐只吃苹果喝粥,别的食物一概不吃;每天跑步十公里,不管刮风下雨。

三个月的时间她瘦了20斤,身边的人都夸她变美了,可迎来了脱发、失眠、闭经、内分泌失调等疾病。

疾病的缠身,加上长期催吐的习惯,她已经很难再胖起来。

别人依然会夸她变美变瘦,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,自己已经陷入更难以自拔的自卑。

她变瘦了变美了,可她的目的达到了吗?

显然是没有的,因为仅仅在外貌上努力,远远无法填补一个人内心的枯竭。

就像用热水去浇一大块冰块,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,内在的焦虑与不安,只会日积月累地增加,因为认同别人的偏见,已经变成她逃避自卑的生存模式。

她可能已经忘了。一个人只有从心里认可自己,相信自己有价值,坚信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的时候,才会被爱被尊重。

03

美是一种资源,也是一种束缚

女性在面对外貌与年龄的焦虑无处缓解,明明付出了很多却依然觉得自己可以更美。

但大家发现了没有,为什么生活当中很多男性,他们或许相貌普通,甚至人到中年后,挺着小肚腩,顶着油腻的头发,却依旧会很自信。
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里面,小姐姐们一个个训练有素,为了训练可以不睡觉不吃饭。上节目之前提前半年健身,对身材管理极度严苛,却还是总在自我怀疑。

再看看隔壁《追风吧!哥哥》,哥哥们甩着遮不住的小肚腩,跳着好无力度的舞姿,眼神里却写满了“看我看我,帅不帅!”

为什么男性可以对外貌毫不在意,女性却对外表总是充满焦虑?

其实这是因为,女性的外貌价值往往是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的。

千百年来,女性被禁锢在家里,其他价值无处发挥,所以对她们来说,外表不只是修饰打扮,而是社会处境的彰显,是自己最直接的资本与资源。

但到了今天,女性不只是被禁锢在家里,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也越来越多,可是潜意识里对“美貌资源”的追求没变,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变。

社会上一部分人的价值观,还是习惯去物化女性。

但大部分女性遇见这种情况,一定下意识的是认同、欣赏,甚至还可能引起自卑的情绪,因为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因为颜值而被比较。

追求美,早就成了女性融入骨血的一部分。

04

你需要美,但不需要为别人而美

但回到正题,作为女性,我们怎么去建立自己的容貌自信呢?

杨澜说过:没有人有义务,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,你必须精致,这是女人的尊严。

我们承认,女性可以活得精致,也会在变精致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只不过,爱美应该是一个人的本能,是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而不应该变成一种疯狂,一种执念。

首先,把别人的评价,还给对方,那不是属于你的。

引起我们容貌焦虑的,往往是我们认同了那些负面的声音。

但其实,别人攻击或者否定我们,恰恰暴露了他们对自己的不接纳,以及对事物的偏见,没有人是完美的,批判容貌本就是错误的偏见,

所以我们首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不属于我们的声音拒之门外。

那些不友好的声音,一个字也不要听,那不是属于我们的功课。

其次,要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漂亮。

千篇一律的锥子脸、A4腰、天鹅颈、双眼皮、高鼻梁,应该是美的标准吗?

当然不是。

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认知,不被他人左右的标准。比如我觉得微胖一点也挺好,我觉得单眼皮也挺忧郁的,我觉得我自己有缺点,但是还挺可爱的。

再次,接纳自己,建立“内聚性自我”。

我们生活在社会,永远都无法逃脱别人的评价与眼光。当我们还没建立起坚定的自我评价体系时,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带着走。

想要在自己心里竖起定海神针,就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,建立一个坚不可摧的“内聚性自我”,这个自我不断地提醒你:即使你变老变丑变胖,你也依然值得被爱,也依然有人在爱着你。

最后,坦诚面对生活中真正令你不满的地方。

当一个人内心漂泊的时候,总会抓住一根救命稻草。就像很多女孩都觉得自己不美,生活才会糟糕。

其实,真正令人焦虑、令人不安的不是外貌,而是别的事情。

也许那件事情我们不敢面对,只能拿外貌当“挡箭牌”,但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认识自己,找到那个令你觉得羞耻、觉得恐惧的点,直视它,改变它。

要清楚一点:身体、容貌都是为你服务的,不应该成为你的主宰。

没有人是完美的,所以你可以不完美,但你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

因为你内在缺失的东西,外貌无法帮你填补。

你不会因为美丽而被爱。

你想要获得的那些,就藏在你不敢看清的内心深处,等着你去发现。

上一篇:Agape

下一篇:加法分配律公式